油用牡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大油用牡丹这一产业的发展力度,有利于促进地方油料的高效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对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油用牡丹属于芍药科,油用牡丹中只有凤丹和紫斑被应用于商业生产中,是产籽量和出油率较高的牡丹品种,其含油率约22%、出油率为18%。牡丹籽油主要是通过现代先进的萃取技术制取的木本坚果植物油,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其中油酸含量为21.54%、亚油酸为28.53%、亚麻酸为42.3%,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F、角鳖烯、植物昌醇等。油用牡丹栽种后5-30年是产籽盛期,每年每亩可产牡丹籽-kg,经济效益极高,具有单位面积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质量优等优点。一、油用牡丹的发展优势1、经济价值。和其它油料作物一样,油用牡丹的种子可制取食物油,属于木本坚果食用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某些较为湿润的气候和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一般地块每㎡可结牡丹籽约-kg,且牡丹籽出油率在15%-20%,在这种情况下,每㎡地可产出牡丹籽油约45-80kg。按照每㎡50kg计算,将进口橄榄油价格每g元作为参照价格来计算,每㎡一年就可以收益00元,是种植粮食作物的8-10倍。这种牡丹籽产出的油是一种高品质的高端食用油,相关实验表明,牡丹籽含约92%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约为42%,其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不能缺少、自身无法合成,且不可代替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享有“植物黄金脑”之称。牡丹的部分品种可用作入药或酿酒,其根本及花瓣都具有相应作用,比如根部丹皮可作药用,花瓣可制作花茶,对人体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不仅能美容养颜,还对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亚油酸对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除此之外,亚麻酸具有抗过敏、吸收紫外线、延缓细胞衰老、保持皮肤水分等功效。表1油用牡丹和几种油料作物产量、出油率对比表2牡丹籽油和几种食用油油质对比从表1、表2中不难发现,和其它油料作物相比而言,油用牡丹的产油率较高、出油品质高,油用牡丹是一种硬指标要求的食用油,其籽油在多方面都优于橄榄油、大豆油,尤其是其-亚麻酸含量远远高于其它食用油。2、生态效益。油用牡丹作为一种多年生小灌木,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一般情况下,油用牡丹的栽植密度为每㎡约栽种2棵油用牡丹,在其幼苗栽种成活后,可以40a不换茬,有利于节省物力、人力、财力的投入。油用牡丹的营养生长期为前4-5a,4a左右开始开花结籽,在这之后,只要做好除草、施肥等一般管理工作即可,有利于节约其种植成本,且油用牡丹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耐旱性,不仅可以作为观赏的花卉,其发达的根系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是绿地、荒山美化环境的优良灌木树种。3、社会效益。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现阶段,有关研究人员已将牡丹根、籽、果荚、花等各部分研发出了高档食用油、医药用品及化妆品等,一部分已经被批准投入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油用牡丹的深加工产业发展,为广大农民和农村的代表企业积极提供了一条可再生资源科学利用的途径,地方财政不仅能从深加工环节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农民就地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油用牡丹的栽培管理技术油用牡丹的土地适用性较强,应对栽植地块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从而实现油用牡丹的高效、稳定生产,尽可能选择干燥向阳的地块,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效果较好、控制PH值在6.5-8.0范围内、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尽量避免在低洼积水地块或盐碱地种植,在种植油用牡丹时,应采用轮作,防止出现重茬现象。在栽植油用牡丹前,应保证其具有充足的底肥,每㎡可撒施饼肥-kg,或者是腐熟有机肥kg,加氮磷钾复合肥约50kg,再加上辛硫磷颗粒剂约15kg、土菌灵5kg等土壤杀菌剂后,可深翻0.3-0.5m后进行整平,将小地块地埂进行整理,便于园地后期的浇灌。每年的9-10月中旬是油用牡丹栽植的最佳时间,一般选择2-3年生的凤丹品种实生苗,用倍福美双浸泡约5-10min,并将其晾干后再进行种植。油用牡丹定植株行距一般为40cm×50cm,即3株/亩。如果是1-2年生种苗,为了有效利用土地,栽植密度可以暂定为株/亩,株行为20cm×50cm。1-2年后,可以隔一株刨除一株,移除的苗木可用作新建油用牡丹园,也可用作观赏牡丹嫁接用砧木,剩余部分作为油用牡丹继续管理。油用牡丹种植穴的直径一般在0.3-0.4m范围内,深度约为0.4m,在种植时应先将有机肥和表土进行混合,并放入已挖好的穴中,堆成圆形土丘,并在土丘上均匀撒一层表土,将牡丹苗木放在土丘上,保持苗木根系的垂直均匀分布,并在填穴1-2小时后,将苗木轻提至根茎原土印与地面保持相平,再填土踏实及浇水,种植1周后观看土壤的干湿情况,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浇水,在土壤稍干后用细土封实,等到春季再扒开。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定期锄地,尤其是雨后应及时将杂草清除干净,以此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避免土壤出现板结的现象。在牡丹开花前,需要深锄3-5cm的深度,在开花后可浅锄的深度控制在1-3cm。油用牡丹一般在每年越冬前、开花后和花期后进行追肥,在越冬前,每㎡可施用-kg的饼肥、40-50kg的复合肥;在开春后,可施用40-50kg的复合肥;花期后,可施用饼肥约-kg。在施肥过程中,应将所施的肥料充分翻入中,并在追肥结束后,进行合理浇水。牡丹为深根性肉质根,忌长期积水,因此,不适合过多浇水,应适当偏干。虽然不宜浇水,但在干旱时仍需要适时浇水,尤其是在开花前后,或在越冬封土前,以此来保证土壤墒情的适中。在每年发芽半个月左右,应进行一次适当的修剪。主要将弱枝、病枝及时清除干净,仅将粗壮的枝条保留下来,并在每个枝条上留一个较强壮的花蕾,非常强壮的枝条留2个花蕾,一般一个枝条上仅留5-7片叶子。在萌芽前,对部分老枝进行短截处理,并保持株型整齐,在萌芽后,及时将过密的枝条、侧芽清除掉。在越冬前,对牡丹的根部进行封土处理,并及时清理修剪后的枝条和干枯枝叶片、杂草,或将其深埋在合适的位置,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不允许燃烧,以免对大气造成污染。油用牡丹的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叶霉病及一些介壳虫、卷叶蛾等虫害。①灰霉病:叶片被害后主要呈紫褐色或褐色病斑,呈轮纹状;植物茎被害后呈暗褐色,植株变软。主要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无病枝芽和根苗,在栽培前使用50%的多菌灵倍液浸泡1/4h,并适当施加基肥;二是在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倍液、50%灰霉特倍液防治2-3次。②叶霉病:叶片主要呈褐色斑点,后期会逐渐扩大成2-3cm的病斑,主要体现在叶片中部。主要防治方法:一是冬季将田间的落叶清除干净,二是在植株发病初期喷施1:1:波尔多液、50%代森锰锌倍液,每隔半个月喷施一次。除上述田间管理之外,在种植时还要注意牡丹的光照温度、形状等,在对牡丹的光照及温度条件进行管理时,种植园地的选择则甚为重要,既要避免高温曝晒,又要防止低温冻害,此外对种植园进行除草、松土等处理,从而减少杂草的生长量。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由于其具有巨大的特殊功效,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牡丹产业在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力发展油用牡丹,对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以及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danpia.com/mdpzy/1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