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国色天香,是著名的观赏花卉,也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生长周期长,产量高,经济效益稳定可观,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亳州市名贵药材种植研究所通过多年试种成功了牡丹和农作物的间作套种新技术,面向全国推广,其方法如下。
一、育苗方法
牡丹通常采用种子育苗移栽,育苗期以8--12月份为宜。牡丹一般采用条播方式,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0--15厘米,株距5--7厘米开3--4厘米深的沟,将种子点播在沟内,然后盖上一层潮湿的细土搂平后稍微镇压,再盖上一层5--10厘米厚的麦草以利保墒,每平方米用种子50--60公斤。第二年解冻后,于“雨水”至“惊蜇”之间将盖草去掉,当幼苗出上达80%左右时即可用1:倍的波尔多液喷洒在幼苗的茎秆及叶子顶部,进行苗床消毒,促进根系生长,以备秋季移栽。
二、移栽方法
牡丹一般在9--11月份进行移栽,在整好的田地里按行距45--55厘米,株距35厘米挖坑。为了提高产量,每坑可栽2棵,其方法为,一手拿两棵苗稍微分开,另一手向坑内填土,当土填到满坑时,将苗子向上稍微一提,使根部顺直但顶芽不应超出地面,然后将苗周围的土填满,捣实并覆土10厘米厚以备越冬。
三、间作套种
牡丹前3年生长缓慢,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收,采用间作套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前2年可套种棉花,牡丹每行沟内栽一行棉花,棉花株距40厘米,每两行牡丹留一行工作道,便于棉花打药,修剪。套种的棉花与专业种植的棉花产量一样,大豆、玉米、蔬菜及其它药材,套种同棉花一样。牡丹休眠期为7月上旬至2月中旬,双行套种互不影响。第二年还可套种,比第一年密度减一半。第三年为牡丹盛花期,可结种子--公斤。第四年结种子可达公斤以上,同时可采收根茎药材,每平方米可产牡丹干品--公斤。
四、病虫防治
牡丹在整个生长期基本无病虫害,如发现叶斑病、根腐病,可参考果树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五、收获加工
牡丹移栽后一般3--4年,于8--10月份起挖,将根刨出,去净泥土后放在室内,经过几天,根茎变软,便于抽芯。抽芯后的牡丹晒干供药用俗称“黑丹皮”,有的用玻璃片刮去根外表皮,然后抽芯晒干,即成粉丹皮(刮丹皮)。仁肉质厚,条粗长无木心,断面粉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中医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它的就地取材,了解所有动植物的性能与功效,这样才能做到在适时的时候发挥功效。牡丹花作为植物的一种,貌美、丰满,是花之富贵者也。同其它植物一样,牡丹花除了具有观赏价值之外,也应该具备其他的功效。
牡丹花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一、牡丹花的功效与作用
牡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将牡丹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贵的中草药。其性微寒,味辛,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经之作用,还有降低血压、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寿。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气血活肺,容颜红润,改善月经失调,痛经,止虚汗,盗汗。
1、牡丹花具有养血和肝、散郁祛瘀功效,适应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
2、牡丹花能减轻生理疼痛、降低血压,对改善贫血及养颜美容有助益。
3、牡丹花可镇痛、止咳、止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等。
4、牡丹花具有美容养颜功效,可以降低血压、补肝、减轻月经疼痛、顺畅血液,减轻女性贫血状况。
二、牡丹花的禁忌
1、心率过快的心脏病人、肾虚患者、体质虚弱者、高血压严重者、严重便秘者、神经衰弱者、贫血者等等使用要适量。
2、老年人体质相对会较差,而且一般人成年人每天也要控制在5克量。
牡丹花膳食的做法
做法一:牡丹银耳汤
材料:牡丹花,银耳,清汤,精盐、味精、料酒、白胡椒面各适量。
做法:1、先将白牡丹花瓣洗净,把银耳放入盆内用开水浸泡膨胀,摘洗干净控干备用。
2、将清汤倒入净锅内,加入精盐、料酒、味精、白胡椒面,烧沸撇去浮沫。
3、把银耳放入碗内,倒入调好的清汤。
4、上笼蒸至银耳发软入味时,取出撒上鲜白牡丹花瓣即可。
食用价值:食用汤清味美,清淡爽口。具清肺热,益脾胃,滋阴,生津,益气活血,润肠强心,健脑,补肾,解毒之效。
做法二:牡丹花粥
材料:牡丹花,粳米,红糖。
做法:1、将牡丹花脱下花瓣,漂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
2、取锅放入清水,牡丹花,煮沸约10分钟,滤去花瓣。
3、加入粳米,煮至粥成,再加入红糖调味后食用。
食用价值:食用粥稠清香,具活血调经之效。
牡丹花瓣的采摘方法
1、在牡丹树新梢没有萌发之前,将牡丹树的树冠修剪成平整的采摘面;
2、将采花网铺设于牡丹树冠的采摘面上;
3、按着正常花园管理进行施肥,喷洒农药,去除病虫牡丹花瓣;
4、待牡丹树新梢生长至采摘标准时,将采花网连同伸入采花网上面的牡丹树新梢一起卷起;
5、打开采花网收集离开牡丹树树体的新梢,将采花网重新铺在牡丹树冠的采摘面。
6、本方法简单,通过采花的移动或向上或向左、向右产生一定的拉力,将花瓣震落然后进行收集,这样不会破坏花瓣,这样的采集的花瓣适宜做成中药,提高采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