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山,素有“牡丹之乡”之称,所谓的丹皮就是牡丹的根皮。丫山境内海拔都在50米到米之间,土地肥沃,土壤砂质,气候寒润,且有机质含量高,土粒疏松,是种植牡丹的理想地带。
何湾镇“牡丹之乡”发展丹皮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强化牡丹基地建设,提升牡丹花生产品质。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示范推广”的总要求,进一步优化牡丹产业布局,建设牡丹良种繁育基地。建立丫山花海石林牡丹生产示范基地,引进如“黄花魁”“泼墨紫”“凤丹”“盘中取果”以及所有的野生牡丹种。开辟成万亩牡丹园,每年的丹皮总产量有多吨,经济效益可达到多万元。目前,丫山的丹皮生产已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市场的拓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丫山牡丹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将会并驾齐驱。
开拓销售渠道,推进经营规模化发展。依托新型农业电商经营主体,建基地、创品牌,何湾镇农家小铺,发展丹皮产业化联合体。以“江南牡丹文化节”电商为依托,加快发展丹皮产业电子商务,促进丹皮电商主体和网上营销额双提升。延长产业链,深化丹皮精深加工。充分发掘丹皮的药食同源价值,研究开发丹皮系列天然保健功能性健康食品,支持丫山花海石林企业结合旅游业开发牡丹花茶、糕点、大王冲丹皮香薰等伴手礼,推进牡丹产业综合利用。
注重融合发展,打造牡丹观光旅游。开展采牡丹、赏牡丹、品牡丹、丹皮展等系列活动,牡丹素称我国花中之王,自古以来谓之“国色天香”,唐朝诗人刘禹锡诗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见牡丹具有着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每年的清明前后,漫山遍野的牡丹竞相怒放,争奇斗艳,引得蜂飞蝶绕,游人如织。丫山的西山、龙山、铁山更是成了牡丹花的海洋。游客身临其境,有飘逸欲仙之感。沿以丫山山脚打造牡丹休闲观光、乡村民宿、精品农庄等休闲旅游产品,大力推进牡丹文化与丫山花海石林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