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实用中医老年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医里头的一张“平民方”。
为啥说是平民方?因为咱老百姓用得着,也用得起,同时也确实好用。
它能干的事儿,很多,涉及咱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谁呀?我不说你也能猜到,其实就是六味地黄丸啊。
六味地黄丸,很简单,记住口诀“山山熟,泽茯丹”,你就能把它刻在心里了。
其基本组成是:
熟地黄24克,山萸肉、山药各12克,泽泻、牡丹皮和茯苓各9克。所有这些,可以做成丸剂,也可以做成汤剂。
它能干啥呢?就是滋补肾阴肾精。
肾阴肾精,对人体来说,太重要了。它一旦缺失,会带来不少麻烦。
比如说吧,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盗汗潮热、遗精口渴。还有的人,会手足心热,咽喉干燥疼痛。牙齿,也会随之而动摇,甚至脱落。
总之,肾阴肾精,是滋补全身的东西。这玩意儿要是没了,够我们喝一壶的。
当然,这里头最让咱老百姓受不了的,是疼痛。
这是文老师今天想和你,重点探讨的问题。
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肝肾同源。肾阴肾精不足,肝肾失养,我们的筋骨就跟着遭殃。
为啥有些老年朋友总念叨:“上了年纪啊,哪儿哪儿都疼啊”!就可能因为他们的肾阴肾精,不足了。
我给你说个生活中的真实例子。
话说以后这么一个女子,年50岁,姓黄。
这个人,从三个月前,莫名其妙地感觉到,右侧膝盖酸痛、发软。
如果坐下来休息,感觉还好一点。一旦活动起来,坏了,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尤其是当她上下楼的时候,软弱酸痛之感特别剧烈,弄得她简直寸步难行。
怎么办啊?医院去检查。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舌苔薄黄而微腻,舌边发红。膝盖部位并没有明显的肿痛。
不过,患者髌骨部位压下去,会有痛感。X光片显示,髌骨的上下缘有骨质增生。
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患者属于骨质增生。这是中老年常见病。
怎么办呢?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你一看,就了解了——
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各15克,生地、丹皮、苍术、黄柏各10克,牛膝20克,薏苡仁3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在应用15剂以后,膝盖疼痛现象大大好转。这时候,医家嘱咐,可以停药,改用六味地黄丸成药善后,配合外治法。
最终,患者右侧膝盖不适感完全消失,活动自如。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年的《中医临床和保健》中。
这里面的学问,其实一说就透了。
你看啊,这个患者,年龄多大了?50岁了。
我跟你讲,人过了40岁,筋骨疼痛,我们就得考虑肾阴肾精不足的问题了。因为40岁以后,肝肾确实开始日益不足。筋骨,确实日益得不到充分的滋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避免不了。
你看这个患者,脉沉,这说明肝肾不足,脉道鼓舞乏力。舌边红,说明肾阴不足,有虚热。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肝肾同源。肝肾不能主筋骨,那患者就会有疼痛。X光片一看,就发现有骨质增生。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得以补益肾阴肾精为主。同时呢,得注意去湿热。为啥?因为患者的舌苔,有一点黄腻。这就提示我们,得帮他去湿热了。
来,看看当时医家的配伍——
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各15克,生地、丹皮、苍术、黄柏各10克,牛膝20克,薏苡仁30克。
这方子,再简单不过了吧?它就是六味地黄丸做底子(熟地改生地),加上苍术、黄柏、薏苡仁和牛膝。后者,属于四妙丸,专门是清热燥湿的。
其中,山药、山萸肉、地黄,用于滋补肾阴肾精。泽泻、丹皮和茯苓,用于泄浊,其中泽泻和茯苓,负责利湿浊,丹皮负责清热。这样做,目的是给精华物质的滋补,留好空间。
如此,患者肝肾得补,筋骨有了滋养,其疼痛就大大减轻了。四妙丸里头,苍术燥湿,黄柏清热,薏苡仁健脾而利湿热,牛膝则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强健腰膝。
所以,这就是用六味地黄丸,配合四妙丸,治疗膝盖骨质增生的例子,比较浅显易懂。
其实,说起这个六味地黄丸,它治痛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肝肾日益不足,筋骨疼痛在所难免。这就包括腰酸背痛、膝盖疼痛、足跟疼痛等等。对这些疼痛病症,多数老百姓选择隐忍。但是实在忍不了了,就必须想想办法。
六味地黄丸,确实在这个时候,可以给我们一点帮助。但是,前提,患者必须有肾阴肾精不足的相关症候。比如说,患者的脉象,可能比较沉,或者相对细数,舌头呢,往往发红,或者少苔。
患者在身体疼痛的同时,可能有其他的表现,比如说手足心发热,睡眠质量不好,多梦早醒,潮热盗汗,耳鸣头晕口渴等等。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总之,六味地黄丸,作为最普通,最平常,也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补肾方,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如果此时此刻的你,觉得自己用得上,医院,经专业辨证,看看自己到底是否适合用,或者说,在这个基础上,做什么加减。文老师这里讲的,只是临床经验的一方面,不能作为权威的指导,只能提供你一些参考罢了。
好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就给你说这么多。我感谢你的阅读,并希望你能从中受益。
文君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danpia.com/mdpyc/1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