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技术让百草品牌更卓越
百草小贴士
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成立于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九信中药集团有公司、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股东联合创办,主要从事中药资源评估、检验与检测、技术咨询与服务等业务。
道地药材·川丹皮
以下内容节选自
T/CACM.33.道地药材第33部分:川丹皮
川丹皮产于重庆垫江及周边地区的栽培牡丹皮。
01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ddruticosaAhdr.的干燥根皮。
02
产地沿革
关于重庆是牡丹皮道地产区的记载最早见于《名医别录》,书中记载牡丹皮“生巴郡及汉中”。唐代《四声本草》明确提出:“今出合州者佳。”五代《日华子本草》也认为“巴、蜀、渝、合州者上”。明代《药性粗评》云:“牡丹皮,牡丹花根皮也......生江南川谷,以巴蜀、汉中者为胜。近世出和、滁等州者亦良。”川丹皮之名最早出现于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之“服蛮煎”方剂中,书中云:“此方性味极轻极清,善入心肝二脏,行滞气,开郁结,通神明,养正除邪,大有奇妙。生地、麦门冬、芍药、石菖蒲、石斛、川丹皮(极香者)、茯神(各二钱)、陈皮(一钱)、木通知母(各一钱半)。”可见在明代,川丹皮已被临床医家所采用,并被认为气香浓郁。清末医家邵杏泉《邵氏方案》的多个处方中用到川丹皮。
重庆垫江为较早栽培药用丹皮的地区,且已成规模。据民国《垫江乡土志》记载:“本境货丹皮远销重庆、达县等地,年值银数百两。”民国7年()县外商人在太平场(今垫江太平)设点收购粉丹、丹皮。《垫江县志》记载:民国15年粉丹5kg可换黄谷1石(kg)。说明垫江种植牡丹的历史悠久,且种植目的是生产丹皮供药用,牡丹文化在垫江特别是明月山一带早已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历代本草文献对川丹皮均较为推崇,认为重庆垫江地区所产丹皮皮质较高,且栽培和加工历史悠久,为垫江地区道地物产,西南地区习称垫江丹皮。鉴于川丹皮的名称早在明代已被医家所用,因此本标准采纳川丹皮称谓。川丹皮产地沿革见表1。
03
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
3.1道地产区
重庆垫江及周边地区。
3.2生境特征
垫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处于北纬29°38′~30°31′,东经°13′~°40′。地貌以丘陵为主,最高海拔m,最低海拔m,地势北高南低。垫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早冷暖多变,夏热常有干旱发生,秋凉多连绵阴雨,冬冷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7.0℃,无霜期d。
04
性状特征
连丹皮呈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和张开,长5cm~20cm,直径0.5cm~1.2cm,厚0.1cm~0.4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刮丹皮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红棕色或浅灰黄色,有时可见灰褐色斑点状残存外皮。
川丹皮与亳丹皮和丹凤皮相比,皮薄,质脆,易折断,仅靠性状较难准确区分。
版权声明
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danpia.com/mdpsl/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