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牡丹皮 > 牡丹皮标准 > 正文 > 正文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2 13:32:23
北京好治疗酒渣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14.html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羌活、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在临床应用上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

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W.W.Smith的干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生海拔-m的灌木丛林、林缘、山坡路帝和村落中;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卷筒状,长5~15cm,直径0.4~1.4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斑痕;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饮片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斑痕;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切面不整齐,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复方

①治男子妇人脚气,骨节皮肤肿湿疼痛,进饮食,行有力,不忘事:五加皮四两(酒浸),远志(去心)四两(酒浸令透,易为剥皮)。上曝干,为末,春秋冬用浸药酒为糊,夏则用酒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瑞竹堂经验方》五加皮丸)

②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五加皮,洗刮去骨,煎汁和曲米酿成饮之;或切碎袋盛,浸酒煮饮,或加当归、牛膝、地榆诸药。(《纲目》五加皮酒)

③治腰痛:五加皮、杜仲(炒)。上等分,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卫生家宝方》五加皮散)

④治鹤膝风:五加皮八两,当归五两,牛膝四两,无灰酒一斗。煮三炷香,日二服,以醺为度。(《外科大成》五加皮酒)

⑤治四、五岁不能行:真五加皮、川牛膝(酒浸二日)、木瓜(干)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汤调下,一日二服,服后再用好酒半盏与儿饮之,仍量儿大小。(《保婴撮要》五加皮散)

⑥治虚劳不足:五加皮、枸杞根皮各一斗。上二味细切,以水一石五斗,煮取汁七斗,分取四斗,浸麴一斗,余三斗用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熟压取服之,多少任性。(《千金方》五加酒)

⑦治妇人血风劳,形容憔悴,肢节困倦,喘满虚烦,吸吸少气,发热汗多,口干舌涩,不思饮食:五加皮、牡丹皮、赤芍药、当归(去芦)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将青铜钱一文,蘸油入药,煎七分,温服,日三服。(《局方》油煎散)

⑧治损骨:小鸡一只,约重五、六两(连毛),同五加皮一两,捣为糊,搦在伤处,一炷香时,解下后,用山栀三钱,五加皮四钱,酒一碗,煎成膏贴之,再以大瓦松煎酒服之。(梅氏《验方新编》)

文献摘录

1.《中药学》

①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

本品功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羌活、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

②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小儿行迟等症

本品又能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可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在临床应用上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

③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又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药同用。

2.《证类本草》

味辛、苦,温、微寒,无毒。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身耐老。一名豺漆,一名豺节。五叶者良。生汉中及冤句。五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干。(远志为之使,畏蛇皮、玄参。)

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味辛苦,温,微寒,无毒。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阳痿,囊下湿,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意。《药性论》云∶破逐恶风血,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腰,主多年瘀血在皮治痹湿内不足,主虚羸。日华子云∶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补五劳七伤。叶∶治皮肤风。可作蔬食。远志为之使。畏∶蛇皮、玄参。

4.《玉揪药解》

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逐湿开痹,起痿伸挛。五加皮通关泻湿,壮骨强筋,治腰痛膝软、足痿筋拘、男子阳痿囊湿、女子阴痒阴蚀、下部诸证。

5.《本草新编》

五加皮,味辛而苦,气温而寒,无毒。近人多取而酿酒,谓其有利益也,甚则夸大其辞,分青、黄、赤、白、黑,配五行立论,服三年可作神仙,真无稽之谈也。此物止利风湿,善消瘀血则真。若言其扶阳起痿,止小便遗沥,去妇人阴痒,绝无一验。而举世宗之,牢不可破,亦从前着书者之误也。余故辨之,使世人毋再惑耳。

6.《本草思辨录》

五加皮茎柔皮脆,用在于根,宜下焦风湿之缓证。若风湿搏于肌表,则非其所司。古方多浸心疝少腹有形为寒,肺热生痿为热,本经并主之。刘潜江云∶肾肝气虚,故病于湿。

湿者阴之淫气也,阴淫则阳不化而为风;风者阳之淫气也,阳淫则阴愈不化而更病于湿。至病湿,固已阴锢阳、阳蚀阴而成湿热矣。按此论甚精。五加皮辛苦而温,惟善化湿耳。化其阴淫之湿,即驱其阳淫之风。风去则热已,湿去则寒除。即别录之疗囊湿、阴痒、小便余沥、腰脚痛痹、风弱、五缓,皆可以是揆之。邹氏以本经之益气,别录之坚筋骨强志意,为身半以上事。实则肾肝受治之益,不必析之为两事也。

7.《本草求真》

五加皮(专入肝肾)。今人仅知此能理香港脚。而不知其香港脚之病。因于气寒湿三气而成。风胜则筋骨为之拘挛。湿胜则筋脉为之缓纵。男子阴痿囊湿。女子阴痒虫生。小儿脚软寒湿。则血脉为之凝滞。筋骨为之疼痛。而脚因尔莫行。服此辛苦而温。辛则气顺而化痰。苦则坚骨(骨属肾)而益精。温则祛风(肝主风)而胜湿。凡肌肤之瘀血。筋骨之风邪。靡不因此而治。盖湿去则骨壮。风去则筋强。而脚安有不理者乎?但此虽属理脚之剂。仍不免有疏泄之虞。须于此内参以滋补之药。则用之历久而不变矣。勿谓有五加之说。遂信竟为理脚圣药。而置金玉满车于不问也。(昔孟绰子董士固相与言云。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宝珠。时珍曰。五加治风湿痿痹。壮筋骨。其功良深。仙家所述虽若过情。盖奖辞多溢。亦常理耳!)茎青节白。骨硬皮黄根黑。芬香五叶者佳。远志为使。恶玄参。

8.《本草害利》

〔害〕下部无风寒湿邪而有火,及肝肾虚而有火者,勿服。恶元参、蛇皮。

〔利〕辛,顺气而化痰;苦,坚肾而益精;温,祛风而胜湿。疗筋骨之拘挛,逐皮肤之瘀血,治阴痿囊湿,女子阴痒,明目缩便,愈疮疗疝,酿尤良,远志为使。

〔修治〕十月采根,剥皮阴干,煮根茎酿酒饮益人。

9.《本草撮要》

味辛.入足厥阴少阴经.功专壮筋骨.除风湿.得地骨皮治虚劳.得丹皮、当归治妇人血风.下部无风寒湿邪而有火.及肝肾虚而有火者勿服.远志为使.恶元参.叶作蔬食.去皮肤风湿.

10.《本草便读》

治下焦痹湿风寒.苦辛兼备.强腰膝虚羸痿.肝肾咸温.(五加皮其树一枝五叶.有交加之象.故名.辛苦温无毒.入肝肾.祛散下焦风寒湿痹.腰膝疼痛.香港脚痿弱等证.邪去则肝肾强.筋骨利.故能益精补虚.此物虽无纯补之功.亦无损正之害.是以有久服轻身之说也.如肝肾虚.下部无风寒湿邪而有火者勿用.)

11.《本草备要》

宣,去风湿,补,壮筋骨

辛顺气而化痰,苦坚骨而益精,温祛风而胜湿。逐肌肤之瘀血,疗筋骨之拘挛(肾得其养,则妄水去而骨壮;肝得其养,则邪风去而筋强)。

治五缓虚羸(五脏筋脉缓纵。《千金方》补云∶五月五日采茎,七月七日采叶,九月九日采根,合为末,治五劳)阴痿囊湿,女子阴痒(湿生虫),小儿脚弱,明目愈疮。酿酒尤良(王纶曰∶风病饮酒,能生痰火,惟五加浸酒益人)。

茎青,节白,花赤,皮黄,根黑,上应五车之精。芬香、五叶者佳。远志为使。恶玄参。

本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若需采收买卖药品,请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图片选配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danpia.com/mdpbz/903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牡丹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