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需求是什么?
是吃药之后有效果,能治好病,但也得能吃的起药才行!
但如今,中药价格暴涨,老百姓吃个药得下血本,作为一个医生,更痛心!
从5月份以来,我就明显能感觉到中药材的价格的狂飙,病人看病成本明显增加,现在开个方子,能比之前现贵上一半,甚至能贵三分之二。
就我平时常用的当归,以前每公斤70元钱,现在涨到了元,涨幅竟然超了%,这还是相对普通的药材,本身就稍贵点的就像养心安神的酸枣仁,现在也是飙涨!
还有那最普通最常用的甘草,都涨到了50多!
基本上有超过个药材品种涨价,个常用药材涨幅能超过50%,个别涨幅能超%,说实在的,就我了解到的,就这种涨价潮,从未有过。
药材这么贵,让那些常年吃药的病人咋承担!
我现在开个药,总是再三衡量,想着怎么配伍,既能有效,还得减少病人负担。但有些药必须得用,才能发挥药效,可这全面的涨价潮,避无可避!
我也了解了一下基本情况,造成现在这种异常的价格潮,药材市场的混乱,无非就是天灾和人祸,而人祸才是罪魁祸首。
中药不是随意种植的,对于中药的自然生长及培育种植,不同自然生长条件,如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和生态环境等,会影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
一方水土养一方药,药材优质的“道地药材”,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
而从年到22年,咱国自然灾害频发,旱涝灾害多地交替出现,再到今年5月份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就已经进入了高温状态,极端天气,不少药材的正常生长都受到影响。
药材少了,但需求可不少,这就是供不应求,自然价格偏高,这是市场价格浮动正常规律。
还有一些药材本身价格低,种植农户考虑利润低,减少种植,减种减产,就像干姜、防风、山药、白芍、牡丹皮等药物,也会造成这部分的药材减产而价格增高。
还有自从疫情席卷全球之后,进出口贸易也受到很大影响,中医中药对于疫情的防控发挥了巨大的价值,等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价格的增长。
但这种全面涨价、暴涨,绝对不正常!
很大原因,是资本介入,有不良商户的手笔。
昨天我还看到一个报道,有记者查访发现,有很多拥有大量资本的地产老板或煤老板,他们收购药材后都囤积起来,低进高出。
药材本身已经减产,价格本就已经有涨,但这些药材收购大户却在冷库内囤积大量中药材,待价而沽……
采访到药商,他们说今年到原产地进药,结果发现了了很多生面孔,“比如肉苁蓉、锁阳这些品种‘下新货’,这些不明身份的人都是几十、上百吨的采购,甚至直接放话‘有多少进多少’。除了药厂外很少见药商有这么大的手笔。”
他们也主动打听过这些药商的身份,有做地产的、有干运输的。药商表示,他们绝不是盲目购买,肯定经人指导后有计划地进行采购,对规格、属性都有所了解,购买量三十吨起步。甚至有一个香料商人一次性收走了吨货。
这些“生面孔”买完货后,都是囤积,走访发现作为全国中药材存储量最大的基地:安徽亳州,发现冷库都已经被中药材囤满了。
就是这些不良商贩,他们把中药材当成了一种‘理财产品’,甚至出现有人看哪种药没涨价,就赶紧囤积‘捡漏’。
治病救人的中药材,却成为资本恶意炒作的工具!
中药材价格高了,我知道,反应最大的一定是需要用药的病人。
很多人不清楚价格涨幅的原因,只会觉得找中医看病太贵,心里也会不舒服,很可能就是寻找其他质量途径治疗。
但我也请患者朋友不要对中医抱有抵触心态。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我真的不想看到因为市场秩序的混乱,而让大家对于中医失去信心,产生怀疑,医院、医生在牟取暴利。
对目前这种现状的确,我的确有心无力,只能一如既往开合适的药方,但中医药本是历史的财富,是健康生命的守护,不该成为资本的工具。
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政策,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恶意炒作中药材的势头,把中药价格打下来,恢复正常的中药材价格秩序,能让患者吃得起药!吃有质量保证的药!
#中药材的价格猛涨#